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状况,有效?;ず秃侠砝煤Q笞试?,海洋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检测单位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分类
1、常规监测。
常规监测也称例行监测,是海洋环境监测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常规监测的一般工作流程为:按照具体的要求制定计划,定时、定点对需要监测污染源进行检查测定。如果测定污染物出现超标情况时,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质量评价,预测未来时间变化趋势并加以验证,从而为海洋污染防治有效的参考资料。
2、调查性监测。
调查性监测的实施目的为了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状况监测,通过国家或地方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或者综合性调查。调查性监测可以深入到现场了解污染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必需的参考资料,继而为海洋环境?;ぷ龀隹蒲У钠兰邸?/p>
3、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亦称专题监测,其含义为为了明确污染物对周围海域的污染情况(例如:污染范围、污染危害程度、污染强度)而进行一系列的监测研究工作。
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指当发生赤潮、溢油、渔业污染等突发性事故或者污染时,对所污染的海域进行监测。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污染源的性质、受污染的程度、所波及的范围、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最终污染的后果等等。通过应急监测,可以为海洋污染收集需要的资料,为后续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涵盖了海洋环境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包括水文要素(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波浪等)、海洋化学要素(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等)以及海洋污染物(陆源排污口、海水增养殖区等)的监测。这些要素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
?海水质量监测?:包括理化分析(pH、色度、电导率等)、金属分析(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有机分析(苯系物、总石油烃类等)和微生物分析(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的监测。这些分析能够精确评估海水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的来源。
?海洋生物与生态系统监测?:对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结构及其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关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等)的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突出生态问题。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生态系统的变化,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物理与地质监测?:涉及海洋温度、流速、深度等物理指标的监测,以及海底地貌、地层、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的监测。这些监测有助于了解海洋的物理和地质特征,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检测单位